定量分析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方法;定性分析是依据分析者的主观判断分析能力来推断事物的性质和发展趋势的分析方法。在审计实践特别是在县级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灵活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对于破解评价难、定责难等问题,具有较好辅助作用。笔者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阐释了业绩比较法、目标责任法等方法,供大家参考。
业绩比较法
选取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或审计期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工业增加值、公共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三产比例结构、城镇化率、高新技术企业占比等指标,与其他县(市、区)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被审计对象在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主动作为情况。如,在对D市X县原县委书记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2015年至2019年,X县7项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均落后于D市整体水平,且较往年呈逐年下滑趋势,能够对被审计对象准确界定责任。
目标责任法
通过分析上级党委政府对下综合考核情况、单项重点工作通报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如,分析某县棚改、改厕、农村饮用水安全、群众满意度测评、教育、保障性住房、安全生产、粮食生产等单项工作排名情况,即可研判该县工作推进情况。如,某县省级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龙头,2015- 2017年在省级经济开发区综合排名中位次连续下滑,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开发区存在规划不合理、产业带动不强、设施配套不到位等问题,反映出县委班子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县委书记应负相应责任。
财税结构分析法
通过财政税收结构分析区域产业发展情况。可选取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财政收入情况及县域纳税前100名企业,分析县域财政税收结构,据此对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的县域主导产业发展状况、招商引资企业税收贡献等作出判断。如,经对X县委书记任期内前100户纳税企业进行分析,发现该县经济主要依赖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电力等资源能源型企业,海洋产业等特色产业未形成规模,一些产业园区建设滞后,即可进一步研判明确被审计对象应承担的责任。
会议议题分析法
通过系统分析被审计对象任职期间会议议题情况,包括履行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河湖长制等议事协调机构职责情况,研判被审计对象履职尽责、主动作为、规范用权情况。如,2017年至2019年间,在X县原县委书记主持召开的县委常委会议题476项中,涉及经济事项的议题只占18%,表明被审计对象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力度偏弱,研判得出一项问题疑点。
重点项目查看法
重点项目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引擎,通过审查重点项目推进情况、管理情况,可研判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如,审计组在某县审计时发现,2016年至2020年,该县共立项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3个,截至审计日,有11个项目尚未实施、占总投资的56.46%,已完成的6个项目仅占总投资的5.42%,其余实施进展缓慢或陷于停滞,由此看出该县城市建设领域问题较为突出、欠账较多。